亞洲猴腦鹿角蕨 是不是真的很難從山林到家裡活下去?

亞洲猴腦鹿角蕨 Platycerium ridleyi 圓圓包覆的臉(營養葉),加上往上生長的手(孢子葉),其造型深受喜愛,就很像一頭長著角的鹿頭,而『臉』乍看因為葉脈的關係,也很像高麗菜外層的葉子,感覺很鮮美可口。 很多人說亞猴鹿角蕨是不好種植的鹿角蕨品種,個人經驗也是,掛過兩大株,但明明其他鹿角蕨都好好的啊。 亞猴屬原生鹿角蕨,曾想像它原生環境在東南亞雨林的中高層樹梢,陽光應該充足,通風應該良好, 不過又思考,即使在中高層枝幹,也還是會受附生樹木枝葉的陽光遮擋,那氣溫呢? 或許我們第一個念頭是都很熱,但雨林林相層次多,夏天最上層白天直曬或許能到30幾度,但裡面陽光照射有限加上土壤與水氣調節,可能只有20幾度,溫差也相較頂層少很多。 所以亞猴種植環境是不是不直曬、不太熱(當然也不能接受寒冷,不過台灣南部或平地不需太擔心)、通風,如果空氣濕度不要太低尤佳。 再來就是介質問題,台灣習慣包水苔,曾想過會不會跟泰國一樣用椰塊種植鹿角蕨會更好,至於澆水要多乾多濕呢?一般鹿角蕨通常大乾大濕,也就是乾透之後再澆水到完全濕透,直到下個循環,但如果野生亞猴生長於中上層枝幹,其實它是很機會承接雨水或露水的(雨林林相多層次,陽光與雨就是被層層先收走了),而且亞猴還是包覆型的營養葉,水分收集會更豐富。所以,如果我讓亞猴介質保持微濕潤狀態呢?而不是放到大乾才澆水,然後也不是單次澆大量讓它濕到滴出水呢? 目前測試中。但實測起來,種植亞猴鹿角蕨以介質微濕最好,同樣寧願乾也不要過濕。如果營養葉有爛掉現象,請務必及時將爛掉的部分剪除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台灣大的亞猴鹿角蕨來源幾乎靠山採,沒記錯是印尼吧,所以思考原生環境就更顯重要,而且隨著進口者愈來愈多人,應該能更平價更好入手(與減輕種植壓力)。 這一兩年來還開始有密葉侏儒亞猴與銀葉侏儒亞猴,侏儒銀葉亞猴應該體型最小,在2024艸植感看到十分流行,據說是台灣園藝家培育而成,或許這種能更適合台灣環境與讓綠手指種植,不然亞猴又種到掛,加上來源來自山採,不知會不會造成原始山林生態壓力,不得而知,不過很確定的是亞猴在原始山林,是螞蟻的家,而螞蟻是大自然中很重要的底層一份子呦。 台灣市面還有孢子苗養大的亞猴,也能考慮,或許更能馴化?而且盆養也很美呢。 2024年開始盛行的侏儒銀葉亞猴,感覺離人人一板不佔空間的亞猴日子應該已經不遠了。 Last Updated on 2024-11-21 by POCA